中国第一代“人造肉”预计9月上市:味道是难点( 二 )

“地下实验”条件艰苦

研发人造肉难点还是味道

李健是北京工商大学食品与健康学院副教授,他的团队两年来专注于植物肉成分解析,力争剔除植物蛋白中的异味成分。9日,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在现场看到,他的两间实验室位于学院教学楼的地下室里,条件相当艰苦。

李健告诉长江日报采访人员,团队开展植物肉成分解析和风味方面的研究工作,已经两年多了,主要解决植物蛋白异味的问题,以及怎样利用天然植物源的分子来改善植物肉的味道。通过把植物蛋白原料里面的风味物质提取出来,进行分析,看里面的异味成分是什么,目前已经取得了一些进展。

李健给采访人员演示了一下其中一台用于分析风味的仪器:样品进入仪器后可以进行分离,一部分用于制造气样色谱,另一部分通过嗅闻等方法,辨别它的成分。通过剥离一些异味成分,得到更接近真肉的“人造植物肉”。

李健在接受长江日报采访人员采访时表示,“人造肉”面临的最大挑战是怎样研发出适合中国人口味的人造肉食品,首先要实现的是饺子、肉丸等碎肉产品,继而研制出完全模拟牛排、排骨、红烧肉等人造肉产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