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问世,华为敛锋芒(11)

余承东也承认,鸿蒙的打造会需要一点时间,如果美国禁用安卓,短期会受到影响。鸿蒙现在投入人力4000-5000人,早期投入没这么大,现在大规模突进,短期要把系统完善。

为了进一步激励开发者,余承东也给出承诺:开发者基于其他系统开发的软件迁移到鸿蒙系统的工作量非常之小,只需要一两天的时间。言下之意是,如果一个软件从安卓系统向鸿蒙系统迁移的话,开发者的成本很小、门槛很低。

从技术层面来看,华为在国内EMUI在历代版本的更新当中,已经逐步把安卓系统的很多部分替代了。在华为最新发布的EMUI 10当中,里面具备了很多与鸿蒙相似的优点,包括硬件能力互助共享、一次开发多端部署等等,除了Linux的安卓内核外,某种程度上可以认为是半个鸿蒙了。如果进一步把Linux内核替代为鸿蒙内核,在国内市场实现平稳迁移并非不可能。

不过,单从技术上满足开发者需求远远不够,App 的开发者需要流量、IoT 厂商需要销量。米雪龙就对36 氪表示,如果华为愿意将全球终端的零售渠道资源拿出来分享,这个IoT 生态会很快建立起来。

“IoT 厂商接入小米能卖几十万台,阿里也在给平台流量和曝光扶持,相比之下,华为的带货能力更有限一点。”米雪龙说。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