鸿蒙初问世,华为敛锋芒( 九 )

开发者也没什么动力迁移至YunOS。由于YunOS 采取的“卡片”式入口,让用户无需下载App 即可调用服务,这无疑影响了开发者后续的商业化进程。另外,阿里还要求开发者要达到这种服务为入口的效果,必须要将应用接入阿里云服务。

用户体验也是个大问题。2014年,有外媒曾写下魅族MX4 YunOS 3.0版的使用体验:YunOS 的卡片服务(Cloud Card)听起来不错,但用起来很卡,用户的耐心很快就被消磨殆尽。就连时任魅族副总裁的李楠也在微博上说了一句拆台的话:“YunOS的安全和效率我们是认可的,但是设计和交互方面还是Flyme(更强一些)!”

虽然YunOS 最终还是通过真金白银地打补贴(每台机补贴10-30元),终于在2016年5月底,达到了智能手机累计激活超过7000万的成绩。但这无异于饮鸩止渴YunOS 没有摆脱“和杂牌机绑定”的命运。那些搭载了YunOS系统的手机——海客Z1,青橙GO N1-Y,波导枭龙XL,飞利浦小飞侠,大多数人连名字都没听过。

谈及巨头在自建系统上屡屡受挫的经历,余承东也毫不避讳,他向包括36 氪在内的媒体直言:“他们做不起来,是因为没有强大的终端能力。华为每年有超过3亿台终端,手机占了2亿多,我们更容易打造生态。”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