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消费迎来火热“暑期档”(消费视窗·暑期消费新观察③)( 六 )

“随着用户需求不断细分,对优质内容的追求成为消费重点。”赵荣进认为,内容输出方应保持对消费需求转变的敏锐度,拓展“文化+”的内涵和外延,发掘出更具差异化、个性化的文化产品,从产品交易向品牌服务转型,努力为消费者提供高质量的产品服务。

业内人士指出,对于文化消费领域存在的类似涉嫌假冒伪劣等现象,要多措并举,形成监管合力。一方面,要严格规范相关产业审批程序,定期巡视、检查、处理,责任落实到人;另一方面,要通过执法平台和信息公示系统,建立“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实施联合惩戒。此外,还要充分发挥消费者的监督作用,强化消费者维权意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