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凭什么能融4.34亿美元?( 五 )

而现在 , 知乎无疑能满足前三个特点:有足够大的用户量 , 明确的沟通方式 , 以及独有的文化调性 。 而在社区整体的目标这一点上 , 知乎一直有一个明确的“北极星”使命 , 那就是“让每个人高效获得可信赖的解答” 。

而知乎作为实现这一个“北极星”使命的平台 , 则需要具备服务内容生产者及消费者双方、高效匹配需求者与内容或服务的平台能力 。 可以看到 , 知乎在过去的几年中 , 在生产端做了多次的产品迭代 , 包括推出创作者中心 , 让内容生产者的生产门槛逐渐降低 , 也让内容生产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自己的读者 。 另外 , 盐选会员等形式的服务 , 也让知乎在知识服务平台的定位上走得更远 , 在“服务”+“平台”的角色上做得更多 。

这些新的知识消费场景 , 也与知乎的商业价值有了结合 。

知乎的商业化曾经一度是个“软肋” , 外界也一直对其“缓慢”的节奏颇有微词 。 周源还曾经在2016年的一次内部分享中直接怼到:“很多人老是问知乎怎么商业化 。 我很烦 , 不就是赚钱吗?”

其实从2016年起 , 知乎就已经开始着手处理商业化的问题了 。 在传统的banner广告之外 , 知乎还上线独立开发的原生广告系统 。 据知乎公布的数据 , 2018 年商业广告营收额相比2017年同期增长了 340%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