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琥珀龙”和“琥珀鸟”之后,他又发现了稀世“琥珀蛙”!( 七 )

“琥珀蛙”揭秘远古雨林生态

现代蛙类种类繁多(超过6900种)且适应力强 , 尤其在热带雨林中有着庞大的种群数量 。 但是在中生代时期 , 蛙类才刚刚开始出现 , 生活范围和数量都很有限 。 这一时期的蛙类化石记录普遍很少 , 保存情况又差 , 此前的化石记录主要集中在中国东北部(温带生态环境) , 它们在热带雨林的分布情况一直不为人知 。

而这批来自克钦邦胡康河谷的琥珀化石 , 不仅提供了详尽的蛙类骨骼信息 , 还记录了当时独特的生态系统——琥珀中保存的一些植物(如苔藓类等)和无脊椎动物(如蛛类、蚧壳虫类等) , 都表明这里曾是有淡水栖息地的、潮湿温暖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 另外研究者还发现了一些海生介形类 , 意味着这里还有部分地区靠近海岸 。

通过这些琥珀化石证据获得的丰富古生态学信息 , 研究者们第一次将古蛙类和雨林的联系清晰呈现在人们眼前——李墨琥珀蛙喜欢生活在雨林的水塘中 , 在夜间活动 , 口中有牙齿 , 主要以蚊、甲虫、蜘蛛等无脊椎动物为食 。 因为身处热带 , 它们可以常年活动而无需进行冬眠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