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琥珀龙”和“琥珀鸟”之后,他又发现了稀世“琥珀蛙”!( 八 )

那么 , 雨林中的蛙是如何形成了琥珀化石的呢?本研究参与者大卫·布莱克本教授描绘道:“这些体型娇小的蛙类 , 曾生活在缅甸北部潮湿的热带环境中 , 不小心被柏类或南洋杉类针叶树所流下的树脂包裹 , 在漫长的地质流年中形成琥珀 , 一直保存至今 。 ”

这张复原图重现了当年李墨琥珀蛙的不幸遭遇:在大约一亿年前的缅甸北部雨林中 , 一只甲虫被树脂粘住 , 扑打翅膀试图逃脱 。 李墨琥珀蛙见状悄悄接近并猛然跳跃过去 , 结果不小心也深陷树脂 。 情急之下它努力尝试挣脱出树脂 , 但前肢已经被紧紧包裹 , 身体也随之仰倒 , 慢慢沉入树脂中……就这样 , 这只蛙被封存在琥珀之中 。 绘图:Damir G Martin

李墨女士和先生曾对邢立达说:“琥珀蛙在我们这里只是藏品 , 但如果它能为科学出一点点力 , 普及化石琥珀的知识 , 是非常好的事情” 。

这只蛙也最终穿越亿年时光 , 为我们重现了中生代地球生态中的又一个真实而生动的镜头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