辉山乳业失意2年后,伊利或将以15亿入主( 五 )

这当中最为关键的一个环节是,隆迪食品公司入主当时隶属于沈阳农垦总公司的辉山乳业,彼时隆迪食品的另一个竞争对手是新希望集团,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杨凯所代表的隆迪食品能竞购得辉山乳业的控制权,在于政府对杨凯入主辉山乳业的未来看好。尽管杨凯的发迹颇具神秘色彩,他提出全产业链发展的主张相当具有前瞻性。

杨凯在2016年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将自己成功归因于“得奶源者得天下”的眼光。

的确,辉山乳业恰逢其时,尤其是2008年的三聚氰胺事件之后,自营牧场模式、拥有奶源优势的辉山开始提速,扩大了建造牧场和乳品加工厂。至2013年IPO之后,辉山乳业的业绩一路向上。

根据历年财报,2013年、2014年、2015年的三个财年末以及截至2016年9月30日的半年,辉山乳业的总营业收入分别为50.94亿元、57.13亿元、63.98亿元、34.42亿元,实现净利润12.49亿元、8.77亿元、6.62亿元、6.18亿元。

直到2016年12月16日和19日,美国做空机构浑水公司接连发布了两个做空辉山乳业的报告,称该公司至少从2014年开始发布虚假财务报表、夸大其资产价值及负债颇多,因此,该公司估值实际接近零。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