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北麓霍邱因地制宜 实现“绿色发展”( 二 )

据吴跃广介绍,当地农民种旱粮收成低,种植果树,则对水的需求较低,土地流转后每年一亩地可得流转金600元,还可在果园中工作,获得额外收入。

见到王邦秀时,52岁的她正在园区里包装桃子,三年前她放弃了外地的工作返乡照顾孙子,回乡后听说果园招工,她便来此做工。据她介绍,自2010年以来,家中20余亩土地陆续流转给了果园,每年流转费达万元。王邦秀说:“我在前年脱了贫,家中也建了新楼房,家门口上班还能照顾家人。”

据了解,该园区每年约产水果80万至100万斤,近年来,已通过土地流转及务工带动脱贫21户90人。而在彭塔乡,构树园区全年解决2万多人次的劳动力就业,金艾园合作社常年用工50多人,现代农业园区的发展,让贫困农民实现就地、就近就业致富。

大别山北麓霍邱因地制宜 实现“绿色发展”

图为朗德鹅基地之一。 夏莹 摄

中部:外来朗德鹅唱起“脱贫歌”

家住霍邱县花园镇的丁多全此前从未想过,一只鹅能卖到400元,而如今正是朗德鹅让他脱了贫。据了解,2015年他为了照顾父母,从浙江回到了家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