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金江湖:大哥撂挑子后出路在哪里?( 三 )

众所周知,最赚钱的行业无非金融、互联网、房地产,当互联网与金融一联手,携流量、资本、科技实力,迅速抢占金融制高点,一时风头无两,瞬间成为“高大上”的代名词。

众多实力企业(上市公司)一看,原来融资可以这么简单,再也不用对银行“求爷爷告奶奶”。于是春心荡漾,纷纷下场,可称为“上市公司系”(含未上市的实力企业)。

除了东方财富、同花顺、平安、大智慧之类金融科技企业,一大批与互金八竿子打不着的上市公司纷纷涌入进来,如奥马电器、报喜鸟、商赢环球、熊猫烟花等,通过收购互金平台纷纷涉足。2014-2015年,A股一波牛市,凡是戴上“互联网金融”帽子的上市公司,股价撒了欢,纷纷冲上市值巅峰。

上市公司为互金平台提供信用背书和故事,重新包装一下,相关平台成交额激增。于此,上市公司们,既可将互金平台当作提款平台,又能借互金概念炒作提升股价,名利双收,简直是春梦中才能有的美事!

此时,原本专注线下的财富管理公司,也纷纷转型线上。少数几家,如诺亚财富、钜派投资,抓住机会,成功赴美上市,也算加入到“上市公司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