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亮度:老炮跟你讲讲智能投影潜规则( 六 )

从以上几点可以看到,投影机应用中,除了画面大小之外,和亮度有关的因素还很多。这些因素都对亮度的选择有必然要求——多数情况就是“尽可能购买亮度更高的产品”:即便是100英寸的最普通屏幕或者白墙的夜间投影,在1500流明之外至少也还要留25%的亮度冗余。

也正因为如此,可以看到投影产业始终在提升产品的亮度性能:家用机从20年前主流亮度只有七八百流明到现在汞灯3000流明、固态光源升级到近2000流明——这种几十年的持续变化,厂商绝对不是没事干瞎折腾,更不是为了一两个参数的营销嚼头:而是,消费者实际使用中却是需要高亮度,且现有机型这方面并不“尽善尽美”。

2019年又是一个家用智能投影亮度提升的高峰年。预计年底市场1400流明以上会成为高端主流选择;挑剔的用户会尽量选择2000流明上下的产品。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尤其是在亮度就意味着价格的投影产品上,市场的选择、消费者的呼声,足以说明“亮度的重要性”。还是那句老话“买投影就是买亮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