锦湖轮胎扭亏为盈 被青岛双星动“外科手术”后初步好转( 三 )

根据韩国轮胎产业协会的数据,2018年全年锦湖轮胎的全球产量为4100万条,虽仍是韩国第一大轮胎企业,但与行业第二名的产量差距仅为100万条左右,与自身最高年产量的5100万条出现较大下滑。此外,根据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的数据显示,我国在2014年出现11.2亿条轮胎产量的顶峰产量之后,轮胎产量出现持续性的下降,并以每年同比2~10%的速度下跌,而在中国的轮胎市场中,乘用车替换胎的市场比重最高,达到近六成,远高于乘用车配套胎和商用车轮胎。

由此,锦湖轮胎因“资不抵债”而被债权团接管。2018年7月,青岛双星正式宣布将从韩国产业银行手中收购锦湖轮胎,共出资6463亿韩元,青岛双星将持有锦湖轮胎的45%,成为锦湖轮胎的大股东,而青岛双星与锦湖轮胎联手以后,其产量和规模有望进入全球前十。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强认为,锦湖轮胎此前的跌落,除了“315”晚会的曝光所导致消费者的不信任以外,还有锦湖轮胎未能够及时应对本土竞争者的崛起以及未能重视替换胎市场的崛起,仍将销售资源的重点放在车企身上,以及未能够捕捉不断增长的新能源汽车及豪华车市场等多重元素。青岛双星在并购了锦湖轮胎以后,对于锦湖实现了外科手术式的改造,其中包括双星与锦湖各自生产其具有优势的卡车子午胎和乘用车子午胎,运用青岛双星在中国境内的4500个营业网点进行销售,针对锦湖的三处中国生产基地进行生产量及员工的重新调配,并推出针对豪华车及SUV的轮胎产品、降低消费者补贴等方式提高产品的利润率等措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