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煤70年:从挥锹抡镐变“指间”采煤( 三 )

随着“引进、吸收、消化”先进采煤设备的深入,综采设备在大同矿务局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产量逐年攀升。1979年,大同矿务局煤炭产量迅速攀升至了2400万吨,位居全国煤炭行业榜首。1985年,产量达到3000万吨,成为当时我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基地。

发展智能化综放无人化开采成为现实

2013年8月,同煤集团承担了国家发改委“同忻煤矿千万吨级高效综采关键技术创新及产业化示范工程”项目。2016年底正式在同忻煤矿运行。该项目的投用实现了设备替代工人进行井下开采,地面及井下控制中心对设备的智能监测和集中控制,将采煤工从危险的工作面采场解放到相对安全的顺槽监控中心甚至地面调度指挥中心,不仅实现了减员提效,而且进一步提升了企业安全生产的保障能力。

同忻矿8202智能化工作面,是国内第一个特厚煤层低位放顶煤智能化综采工作面。时任同忻矿综采二队队长的刘迁为使智能化设备与工作面地质情况更加匹配,带领工友对设备软件系统进行了7次升级,对硬件38个大项、110多个小项进行改造,确保了智能化综放设备的稳定运行。

“如今井下2公里长、200米宽的采煤工作面上,60多个高清摄像头,1500多个传感器,把采集到的数据实时传输到地面,实现了顺槽中心和地面调度指挥中心的一键启动与远程操控采煤。”先进的智能化综放开采方式让刘迁倍感自豪。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