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查们的“三国杀”( 八 )

这与天眼查们搜集数据的核心原理不无关系 , 技术人员通过爬虫技术从国家工商信息网站等政府机构官方网站 , 以及互联网公开数据中爬取企业信息 , 进而形成商业信息报告 , 提供给B端企业和C端用户使用 。 如果公开平台处的信息出错了 , 那他们的数据也就失真了 。

由于涉及到的数据大多数都是企业的敏感信息 , 因此就算平台进行实地探查也难有成果 。 另一方面 , 天眼查们也造成了个人隐私的泄露 , 一些人的手机号甚至身份证号码被公开的挂到网上任人索取 。 今年8月有网友爆料称 , 未经本人同意天眼查就将自己的手机号码挂在了网站上 。

▲网友匿名投诉

▲四川商报关于天眼查平台出现部分企业高管个人身份证等私人信息的报道

另外 , 正如上文中提到的行业内都是利用爬虫技术 , 从公开的平台上搜集数据 , 必然造成严重的数据同质化 。 如果把2014年算作中国商业信息查询行业元年 , 经过五年的初期发展 , 相关企业从一百余家到天眼查与企查查、启信宝三足鼎立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