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书店,让读者都快乐( 四 )

作为果戈里书店的前总经理,当于冰正式辞职开始打造书店时,她觉得“痛并快乐着”。于冰首先给雪岛的定调,是店里的书籍必须本本精品。对于进书,于冰有一套自己的原则:越小众才是越大众。这样的理念,使得雪岛书店拥有全哈尔滨最完整的“读库”书籍,让读者大呼过瘾。

在触及用户心理触点的时候,于冰则在思考书籍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当跟电商的价格战不占优势时,思考过后,雪岛书店开创了自己独具创意的“新零售”模式。

狮子座的小梅今年大三,当她拿着雪岛盲盒走出书店时,便迫不及待地拆开了包装,几周后,她在朋友圈里写下一句话:读到了一本很“我”的书。

“这样的‘星座+书’盲盒一个月可以售出50盒左右。”未来,于冰想让这种盲盒作为承担情感输出的礼物出现在阅读者礼物清单的第一位。

当书店成为一个城市文化的载体,提供的价值就不仅在于书,更在于提供并创造了一个认真生活的态度,去建设一个城市的精神世界,并且在努力挖掘卖书之外的附加值。

作家刘易斯·布兹比曾经在《书店的灯光》一书中写下这样的句子:“这些书仿佛变成城市里灯光闪烁的窗口,诱惑地显露出居住在封页之间的百态人生。书店,这已不仅仅是生意,这是快乐,精神和肉体的快乐。”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