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RISC-V有助摆脱 卡脖子困境(14)

周浩杰:我们是国内几家做自主芯片的,龙芯相对比较早,是真的拿出芯片交付使用,同时还能直接做到大型机世界第一的;后面平头哥也起来了,华为也有海思系列。但是我们做芯片就是军事化工程,三年一代装机,跟很多公司不一样。

中国芯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RISC-V有助摆脱 卡脖子困境

图14/15

鼎速网络创始人兼CEO周浩杰

到RISC-V这个时代,有这样一个大的指令集生态,对国内的芯片生态有非常大的促进作用。麻烦的事情也在这儿,国内好几家做自主可控处理器,中芯、龙芯的指令集比较受限,没有做指令升级,ARM有商业支撑做指令升级。不同的用户虽然大家统称叫RISC-V体系,但是不同的用户对功能、性能、功耗差异是非常大的。

杨静:刚才包老师提到RISC-V里面有一个开源的EDA,从算法的角度来看,开源的EDA能解决问题吗?

包云岗:短期内开源EDA直接替代当然不太可能。但大家意识到EDA可以做开源。斯坦福有一个教授说开源芯片最终的形式不是芯片,开源芯片出来的东西就是一堆软件,最后还是体现在一系列工具链上面,它们帮助芯片设计,更多是相当于造房子的脚手架一样的工具。怎么让这些工具更容易获取,这是一个方面。质量的问题通过时间可以解决,并没有纯技术上的挑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