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芯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RISC-V有助摆脱 卡脖子困境(11)

中国芯片人才储备严重不足,RISC-V有助摆脱 卡脖子困境

图11/15

清微智能CTO欧阳鹏

那么,人工智能芯片的需求到底是什么?欧阳鹏认为有三点:

第一,灵活性和可编程性。CPU很灵活,可以支持算法的演进。从产品角度来讲,降低成本,灵活性、可编程性要考虑。

第二,神经网络和非神经网络高效处理。现在很多AI芯片公司做的时候说神经网络这部分,但完整应用还有非神经网络部分,如何对神经网络和非神经网络进行高效计算也是值得思考的。

第三,高能效( ~TOPs/W)。随着应用多样性的增加,对计算能效的要求越来越高。

美国电子复兴计划(ERI)和国际半导体发展路线图将可重构计算技术列为核心关键技术。可重构计算系统主要包括控制单元,可重构计算阵列,存储和输入输出设备。

传统计算架构采用“指令驱动”的时域计算模式,而可重构计算架构采用“数据驱动、动态重构”的空间计算模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