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病”难治,乱打高科技旗号:融资额几近腰斩的医疗赛道,谁将突围?( 六 )

同时,她提到,整个医疗产业上下游的互动性较强,如果可以通过这个收购并购的方式把生态链打通的话,也会给产业创造更大的价值。

邹国文同样看到了这样的趋势。“中国已经朝这个方向在大幅迈进了。license in/out的价格水涨船高,并购/Spin off也是如火如荼。”邹国文表示。

此外,他认为,未来,中国医药市场会朝着“孵化+并购”方向前进,企业型投资(CVC)也会更加猛烈。科创板的推出,港股的新政策,以及创业板的创新,有力地支撑了这些变革。

对于“并购生态”出现的根本原因,张璐解释称,因为生物医药的早期研发投入较多,很难让创业公司单纯靠自己的资本一直支持发展走到最后。但收购并购的渠道多样化后,也会创造一个很健康的创新生态。

在她看来,这样的生态实则是一种双赢的模式。“对大企业来讲,它们不需要在内部花很大的精力,大量的去做创新和研发,也可以在外部支持很多这种中小型公司,同时也会降低他们创新风险。”

然而,李晋却对该模式在中国的实际践行存在疑虑。“知识产权的保护不足导致产权价值模糊,定价各方面都存在问题。”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