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飞机:一代航空人的中国梦( 三 )

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杨作利登上C919-展示样机(-王脊梁_-摄)

大飞机人传承老一代民机人“航空报国”精神,以“航空强国、四个长期、永不放弃”的大飞机创业精神,以坚实的脊梁、坚定的信心和决心,托起了民族大飞机事业。本文是原上海飞机设计研究所副所长杨作利对我国大飞机从无到有的历史回顾,并授权《中国经济周刊》发布。

研制

当年,研制运10这架飞机的时候,是上海造飞机,全国来支援。1970年9月,我从空军第605研究所第一批奉命调到上海,参加708工程研制,所以当时我戏称:“708工程,我是709。”当时,这架飞机是在上海5703厂作为定点研制单位。5703厂就在上海的龙华机场,是一座小飞机的维修厂,专门修理战斗机。厂房比较老旧。干这样一架大飞机,应该说是一片空白。

我们第一批来到这个地方有100多人,没有办公室,当时这个厂办公室很少,也没有睡觉的地方,我们就在仅有的几个办公室里办公,在大食堂里办公,我们甚至在小飞机的包装箱里面设计飞机。睡觉也没有地方,就在办公室、地下室、仓库里睡觉。所以我们当时说,只要能放下一张办公桌,我们就办公;只要能放下一张床,我们就睡觉。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