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一些地方小升初通过校外培训机构违规招考( 三 )

一位学生家长告诉采访人员:“我了解到的初中里,不管公办、民办,都有入学考试,民办初中的考试难度更大一些。”她的女儿就因为没有通过报考的民办中学的入学考试,划片进入了公办中学。

而采访人员在呼和浩特调查发现,考生如果参加了民办学校考试并被录取,想再参加公办学校的电脑派位,将被剥夺中考分招资格,也就没有机会享受优质高中的有关优惠政策。据了解,近年来,呼和浩特每年有2万多名小升初学生,但今年仅有9087名小学毕业生参加了现场电脑派位,不到总数的一半。

招考越来越隐蔽,培训班老师临时电话通知,还有投简历、开放日等方式

近年来,教育部多次发文,要求各地全面落实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的政策。今年,教育部办公厅在《关于做好2019年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中再次重申,所有公办、民办义务教育学校都要严格遵守义务教育免试入学规定。但在严查之下,一些学校依然暗自通过各种方式“掐尖儿”招生。

在广东广州市经历了近几年小升初的家长,大都知道“MK”这个带有暗号性质的拼音字母组合。“MK”即“密考”的谐音,另外还有“ZA”(执信奥班)、“YS”(育才实验)、“YLQ”(预录取)、“QY”(签约)……家长们告诉采访人员,他们通过各种途径加入学生家长群、教辅机构群及“MK”群,通过这一套“密码”打探“密考”信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