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的“价值最大化”之梦(12)

归根结底,江南有着商人逐利的信念,却在某些方面锋芒有余,城府不足。江南一直强调文字性和利益两方并重,但在精力日益分散的现实中,也让对作品质量把控力的下降,逐步成为了自己的命门。“江八条”写作套路和与老九州团队的矛盾爆发原因和形势,勾勒出了江南在写作和经营两方面力有不逮的现实。

江南为什么没有成为马丁和罗琳?或者,他与唐家三少、南派三叔乃至今何在的最大不同之处,或许并不在题材、笔力,而仍在于他“要得太多”。

从成名至今,江南有着自己的一套“利益最大化”逻辑,而他的言行也一直遵循这这一逻辑:这一曾经具有前瞻性,在自身的能力加持下,运行了十余年而不需要太大的更新, 而这种“要得太多”的终极追求,往往又会暴露出相当多的矛盾。除却前文提及的矿业,2016年,VR技术火热之时,江南的公司就曾被其所吸引,最终无功而返;甚至鹿晗关晓彤恋情公开之时,江南还在编剧群里兴奋地表达着“我用了鹿晗”,只见热点,而不顾及这其中的隐患。

空间上的“要得太多”未必是好事,刻意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而错失商业中的承诺与克制,反而不是一个精明商人的体现。如“七天神”中的多事所说,江南“并不是一个成熟的商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