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廊桥 构架成都历史的古桥( 三 )

成都是个水源丰富的地方。当年,客居成都的杜甫写下“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那时的水城,大河小流穿城过,长桥短桥上百座。水滋养了城市,更孕育了成都的桥文化。1287年,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途经成都时大为感叹,看到锦江后他写道:“此江之宽,不类河流,经似一海。”马可·波罗尤其对著名的安顺廊桥作了详细记载,“安顺桥非常宏伟,全身由大理石砌成,桥的两头有桥栏和桥楼,中间还设市,还有守岁的人,整个安顺桥气势磅礴,宏伟巨大,是锦江上一个了不起的建筑。”

这座“了不起”的安顺廊桥,位于成都府河与南河交汇处的合江亭旁,横跨南河。安顺桥何时建造,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1277年(元朝至元一十四年)前后。民俗学家刘孝昌先生考证说,1746年(清乾隆十一年),华阳县令安洪德在元代旧廊桥的基础上,重修了一座以砖石为基础的风雨廊桥,自题匾名“安顺”。该桥全长81米宽6米,桥面通道及栏杆均由青石制成,桥栏杆上雕有梅兰竹菊等图案,桥墩上配有两尊石制水兽镇桥。桥两侧各有一座仿古牌坊,桥面和牌坊红墙青瓦,飞檐翘角,曲栏回廊。

木桥飘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