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育5年,票房破40亿,《哪吒》证明好电影才是最大的红利( 九 )

饺子对此的体会可能是最深的,光是《哪吒》的剧本,他就在彩条屋的要求下磨了两年。饺子把每次剧本修改后和彩条屋的讨论称为「批判会」,从一开始的远程沟通,到一次次把饺子从成都请到北京,他甚至总结出了彩条屋的套路,并活学活用到了自己对特效师的折磨,「每次都先说这次已经很不错了,但是这样改是不是更好?」

在这样的行事风格的影响下,饺子也把自己对片子的要求提升到了极致。直到电影上映后大获成功,饺子还不厌其烦地向各家媒体述说自己的遗憾,在哪吒和敖丙牵手的时候,他原先的设想是做成地球历史的快放,沧海桑田就在一瞬间,「可惜因为预算的原因删除了」。

一个广为人知的段子是,一位负责申公豹由人变成豹子的特效的技术人员,磨了几个月身心俱疲还是没能满足饺子的要求,怒而离职加入一家新公司后,恰恰新公司也是《哪吒》的外包公司之一,这位工作人员因为「经验」,又被指派做申公豹变身的特效,好在又磨了几个月,终于做出来了。

孕育5年,票房破40亿,《哪吒》证明好电影才是最大的红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