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啤酒博物馆,凭什么值150亿?( 三 )

一张照片,记录着1949年的国庆庆典中,青岛啤酒厂的工人走在游行队伍的最前头,迎来了我国民族工业新的发展时期,也就是在这一年,青岛啤酒厂正式更名为“国营青岛啤酒厂”。

1964年,轻工业部在唐山召开全国第五次酿酒会议并提出了“啤酒行业学青岛”的口号,对青岛啤酒厂操作法进行如实记录,也就是如今保存在博物馆里的《青岛啤酒操作法》。值得一提的是,《青岛啤酒操作法》后来升格为中国啤酒行业的第一步行业标准。

青岛啤酒在登州路56号度过的36500个日子,就这样用两栋老建筑、一台电机、数十张广告片、数百张照片“复刻”下来,于是,百万游客得以在今天重温这段沉甸甸的民族工业史。

然而仅仅依靠讲历史故事,是无法为博物馆带来持久热度的。青岛啤酒博物馆是如何做好差异化运营的呢?

一袋啤酒豆怎样赚回千万收入?

青岛啤酒博物馆馆长董方没想到,一袋“啤酒豆”,居然成为了青岛啤酒博物馆“二销”中近一半的收入来源。

啤酒豆来源于董方的一次实验。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