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查 | 机票代理巨头腾邦国际资金链断裂危局:航协“封杀”、票代追债( 二 )

疯狂并购扩版图

改革开放后的深圳,开启了“遍地是黄金”的时代。那个时候,票务代理是门好生意,国内航空客运机票主要依靠代理销售,20多家机票代理公司都租住在华联大厦里,闷声发大财。

1998年,华联大厦楼下有了开往机场的大巴,让楼上买票、楼下坐车去机场成为现实。就在这一年,在宝安当公务员的钟百胜辞职下海,与七八个人一起做起机票代理。从此,华联大厦多了一家深圳市腾邦国际票务有限公司。

凭借代理北方航空的机票销售,腾邦国际仅用一年的时间,便成为深圳机票代理第一名。经过多年的发展,腾邦国际有了冲击资本市场的念头。不过,公司当时还只有单一的机票代理业务,于是从2007年开始,腾邦国际进行了一系列收购,以此扩展业务版图。

2007年初,腾邦国际一口气将3家主营业务为机票代理的公司纳入麾下。经过资源整合后,腾邦国际迅速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航空客运代理公司。但与此同时,腾邦国际的负债总额也增加了3353多万元,增长率为137.55%。

2008年后,腾邦国际又先后收购了1家经营国际机票业务的票代公司和1家旅行社。终于通过“买买买”拼凑起了一张足够大的业务版图,在冲刺IPO时,腾邦国际的控股子公司数量已经增至8家。2011年2月,腾邦国际成功上市,登陆创业板。资本市场对这家以票代起家的公司较为看好,让腾邦国际获得了约2.52亿元的超募资金。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