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底恶意抢注(上)】皮包公司和知产代理机构相互配合花式敛财( 五 )

经过多番尝试,采访人员联系上了公司的负责人。对方最开始询问采访人员是否买商标,但最后以“风头紧”为由,挂掉了电话。“见面干嘛?你要买商标吗?做这些东西跟政府打交道烦得很,想要赚点钱是那么容易的吗?现在外面的客户基本不接了,烦得很……”

不愿意透露真名的资深反诈骗人士大漠告诉经济之声,至此,商标抢注这一灰色产业链的分工格局已经基本浮出水面。

他说:“这个灰色产业链的前端就是一个皮包公司,这种公司的注册资金很少,直接注销或申请破产都无所谓,不会有损任何经济利益;而它们的幕后是相对比较大的知识产权公司,在远程操控这些小的皮包公司。”

商标资源待价而沽,勒索还有“套中套”

在这种模式下,有限的商标资源被皮包公司和知识产权代理机构囤起来待价而沽,等着自媒体创作者落入圈套。为了最大程度地避免相关法律风险,他们还将商标多次倒卖,为抢注行为不断“洗白”。

【起底恶意抢注(上)】皮包公司和知产代理机构相互配合花式敛财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