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ython简史:开发者的小小副业如何成为全球最热编程语言?( 三 )

就某些方面而言,Python 的崛起就像英国同名喜剧组合「Monty Python」一样离奇怪诞,而它也同样在自己的生态系统中积聚出名气和影响力。

Python 最初只是荷兰程序员 Guido van Rossum 的「副业」。1980 年代末,van Rossum 在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 (CWI) 工作。他厌倦了当时已有编程语言的缺陷,决定创造一种既好用又高能的新语言。

Python简史:开发者的小小副业如何成为全球最热编程语言?

Guido van Rossum,2001 年。这一年 Python 软件基金会成立。(图源:Guido van Rossum)

对于门外汉来说,创造一门自己的编程语言不亚于「自己造一架飞机」,但是时年三十多岁的 van Rossum 有他自己的优势。当时他与 CWI 的一个团队用三年时间创造了一种解释性编程语言 ABC,所以他对构建执行编程指令的解释器需要什么、新语言需要哪些语法构建块都有自己的见解。

对于当时的 van Rossum 来说,意识到已有编程语言的易用性缺陷也是非常重要的。他当时正在开发的 Amoeba 分布式计算系统需要使用 C 语言或 Unix shell,这两种语言都有很明显的缺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