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前,广州建设廉租屋( 四 )

报道同时指出,由于房租上升,平民生计大受打击。房租一项,竟占全部生活费的20%到30%。许多低收入者因无法支付房租,不得不露宿街头。住宅问题已经成为广州城市现代化发展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贰 汕头的“平民新村”

广州市真正开始近代平民住宅建设工作,是在1927年林云陔就任广州市市政委员会委员长之后。林云陔(1881-1948),广东信宜人。早年加入同盟会,后入美国圣理乔斯大学学习法律、政治,获硕士学位。因曾经担任孙中山创办的《建设》杂志的主编,并曾将孙中山《建国方略》之二《实业计划》英文稿翻译成中文,他对孙中山注重民生的执政理念非常熟悉。

林云陔上任伊始,就开始思考解决城市低收入者居住问题的解决方案。在1928年《广州市政府施政计划书》中,林提出了兴建“平民宫”(平民住宅)、“平民村舍”及“平民戏院”等的构想。

在此之前,两广地区的梧州、汕头等城市已先行开展平民住宅的实验。其中,汕头市市长萧冠英因目睹贫民棚屋区的住宅残破不堪,决定效仿西方国家建设“平民新村”。他遂在1927年拟定了《筹办汕头市平民新村意见书》、《建设汕头市平民新村计划》和《汕头市平民新村章程草案》等文件,并选择了厦岭港公地作为建设“平民新村”的用地。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