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九十年前,广州建设廉租屋( 六 )

然而,广州市工务局局长程天固并不满足用最低的要求建造平民住宅,他视改善平民生活质量为改造社会的必然。程天固早年曾辗转印度尼西亚、新加坡等地谋生,担任过机械厂学徒,对劳工恶劣的生活环境有着切身体验。当他留美回国创办实业期间,就十分重视劳工福利,并视改良劳工地位为己任。

程天固对平民住宅建筑策略的思考始于1928年对欧美国家的考察。期间,程天固曾考察20余国、100多座城市。每到一处,他均留意市政及社会问题的研究,并注意到失业与居住问题的恶化已成现代都市的通病。与此同时,程天固还注意到欧洲国家建造平民住宅的思路和举措:“其目的在救济市内平民之住居,使入宫(住宅)居住者,可以廉费而安居于适合卫生的寓所;同时宫内更附设公共食堂、阅书室、游戏场等,以利便住者,立意至善。”

在林云陔、程天固等人的构想中,平民住宅除了解决居住问题外,对于“人”的改造也是值得关注的。时任广州市警察局秘书方规则直截了当地指出:“当局设宫(平民宫)之意,住与养之想尚小,而训练之作用为大,革命性最大者为贫民,志力最坚者亦贫民……故本市平民宫与贫民住宅之建设,其意旨于消极方面使无归宿者而有归宿,而积极方面则本党所以训练民众之机会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