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家眼中的世界(逐梦70年)( 三 )

20世纪90年代,美术工作者的国际化视野愈加清晰和开阔,仅从当时的作品题目就可以看出:《和平、环境、生命》《我们同有一个地球》等等。此时,中国美术国际化的创作格局已经基本奠定。1999年,第九届全国美展举办,这个世纪之交节点上的国际题材美术创作更加生动立体。例如,钱锋油画《约翰·拉贝先生》表达了对历史的铭记、对维护和平的国际友人的歌颂。

新世纪,走出国门看世界的美术工作者越来越多,国际题材美术创作对丝路沿线风貌、五大洲各国各民族人物、国际重大事件和话题、文化交融等方面的表现更为突出。2003年推出的首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从历届参展作品中可以看到,国际题材美术创作呈逐年上升之势,越来越多的中国美术工作者自觉、自发选择国际题材进行创作。

2018年5月5日马克思诞辰200周年之际,雕塑家吴为山创作的马克思青铜塑像在德国特里尔揭幕;2019年5月4日,其创作的另外一件国际题材作品——中国留法勤工俭学百年纪念雕塑《百年丰碑》,在法国中部城镇蒙塔日举行安放仪式。这两件作品的落户,也从侧面证明中国当代国际题材美术创作已经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认可。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