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安宁疗护:“优逝”概念需被大众关注了解( 二 )

2017年10月27日《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开展安宁疗护试点工作的通知》显示,安宁疗护是为疾病终末期或老年患者在临终前通过控制痛苦和不适症状、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料和人文关怀服务,以提高生命质量、帮助患者舒适、安详、有尊严的离去。

姑息治疗和安宁疗护最早起源于英国,1967年于伦敦建立了世界第一座现代化兼医疗科技及心理照顾的圣科利斯朵夫安宁院,让患者在人生的最后一公里,走平静、安详、没有痛苦的旅程。

中国台湾地区早在2000年通过了《安宁缓和医疗条例》,签立意愿书后可合法地“不施行心肺复苏术”。2016年1月,台湾地区通过的《病人自主权利法》,于2019年开始实施,允许20岁以上的成年人预先决定迈入生命末期时的医疗处置。中国香港地区也于2004年在12家公立医疗机构开设姑息治疗护理,形成一套完整的安宁疗护体系。

中国大陆的安宁疗护起步较早,发展相对缓慢。1988年7月天津医学成立临终关怀中心,同年10月上海南汇成立第一家临终关怀中心。2017年国家卫计委选择上海、北京、河南、四川等五个省市作安宁疗护试点。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