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可视化设计(3): 设计思维下的可视化设计流程( 五 )

1. 定义问题

发现用户阶段的问题往往是用户工作场景中的痛点产生的,发现数据阶段的问题往往是数据背后隐藏的问题。解决数据本身的问题会缓解用户痛点,数据分析中发现性或预测性的规律也会给解决用户问题提供方向。将发现阶段的问题收集起来,归纳分析,最终确定数据可视化需要反映或解决的核心问题。

2. 定义视角&视图

定义了可视化问题,也就意味着确定了探索数据的主线,即可视化视角。接下来定义视图,相当于构建可视化故事的每个章节及数据可视化的内容,通过不同的视图表现可视化故事的情节,让数据对故事的叙述层层递进。

3. 定义故事

最后,根据问题、视角、视图,确定数据可视化的全流程(即数据展示的顺序,数据内容,阐述的道理或规律,如何利用规律获得启示与帮助),形成可视化叙事的故事脚本。

五、可视化设计思维——流程3:Concept Design 概念设计

概念设计的过程是一个思维共创的过程,优秀的可视化设计是创造性的产物。因此,共创的概念设计是可视化设计思维的核心。通过头脑风暴、卡片分类、Workshop的形式,将不同领域、不同专业的人聚合起来,发散思维、集思广益,共创数据可视化解决方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