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一带一路”投资设“防火墙”:全球30家金融机构签署绿色投资原则( 二 )

自然资源保护协会(NRDC)一份《“一带一路”高耗能行业绿色产能合作发展报告》介绍,“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包含部分欧盟成员国)覆盖近50亿人口,经济总量约为39万亿美元,分别达到全球总量的70%和52%。

据估算,“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每年所需要的基础设施投资需求超过1.5万亿美元。基础设施合作是“一带一路”合作的优先领域和重点,势必带动沿线各国对水泥、钢铁、玻璃需求和能源消耗的极大增长。

为“一带一路”投资设“防火墙”:全球30家金融机构签署绿色投资原则

竖立在中哈霍尔果斯国际边境合作中心哈方区域的骆驼雕像。摄影/章轲

高耗能行业由于环境影响较为突出、碳排放较高、投资较大,具有“锁定效应”。环境和气候风险也将带来较大的项目风险和金融风险,甚至会给中国高耗能行业乃至“一带一路”合作发展的形象和声誉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推动相关行业带路产能合作发展的同时,促进这些行业绿色低碳的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报告介绍,截至2018年9月,我国企业在46个国家在建初具规模的113家合作区,累计投资366.3亿美元。高耗能行业项目一般能源消耗量大、资金投入多、项目规模大,项目与园区建设得到共同推进,成为高耗能行业“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方式。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