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70年来发展成就:人均可支配收入升至6.2万( 四 )

上世纪80年代末,北京大力发展第三产业,1994年第三产业比重再次超过第二产业,1998年第三产业比重超过60%,2005年超过70%,2016年超过80%。2018年达到81%,与1949年相比,第三产业比重提高40.9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8成,成为全市经济的“压舱石”。

产业内部结构来看,1949年,全市登记的工业户中80%以上是手工作坊和工场手工业;上世纪50年代到1978年,北京大力发展冶金、机械、化工等重工业,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改革开放以后,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汽车为主的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逐渐取代化工、冶金等传统重工业,成为工业的主导行业。

消费

每百户城镇家庭汽车拥有量为52辆

70年来,耐用消费品升级换代步伐加快,城乡居民从基本的吃穿等生存型消费向发展和享受型消费升级转变。

1986年,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突破千元大关,2002年突破万元,2009年突破2万元,2018年城镇人均消费支出42926元,是1955年的209.0倍。

汴晶介绍,全市居民用于提高生活质量的发展型消费支出比例不断上升,体现生活质量的恩格尔系数大幅下降,1993年,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于1993年下降到50%以下,2018年为20.0%。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