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说人类文明的童年(你所不知道的一级馆)( 四 )

专家认为,半坡人有瓮棺葬的习俗,把夭折的婴幼儿置于陶瓮中,以瓮为棺,以盆为盖,埋在房屋附近,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就是瓮棺的盖子。6000多年前,由于自然环境恶劣,生活水平低下,儿童死亡率很高。在半坡遗址已发掘的250座墓葬中,儿童瓮棺墓就有73座。将婴幼儿置于瓮棺中就像在母亲腹中一样,希望孩子有一个安稳的归宿,体现了半坡人的一种人文关怀。

“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等文物反映了早期先民视死如生的思想,对夭折孩童的安葬很重视。”西安半坡博物馆副馆长何周德说,“从陶盆的器型和纹饰来看,当时彩陶制作工艺已经很高,而且有专人绘制图案。人面网纹盆和人面鱼纹盆上的图案已成为半坡文化的典型标记。”

关于人面网纹图案的寓意,学界有多种观点,较被认可的说法有图腾说、黥面纹身习俗说、生命之神象征说。何周德说,随着研究工作的深入,人面网纹盆图案的秘密,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会被破解。

意义非凡的刻划符号

半坡遗址的另一代表性文物是尖底瓶,其形状很特别,口小、腹大、底尖。当时的人们为什么要制作这种奇怪的瓶子?它是做什么用的?传统的说法是汲水器,但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发现,近来人们认为,它也许是一种酿酒器。何周德表示,尖底瓶是一种多用的水器,既可汲水,也可酿酒。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