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千年水乡的古韵(古村今貌)( 三 )

2012年,凌刚强调任黎里古镇保护开发管理委员会副主任。“我到黎里后第一件事是采购老砖头、旧瓦片,采用原始材料进行古镇修复,此外还要尽量保证原工艺、原结构、原式样、原环境。”端本园是他的第一件“作品”,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园中的双桂楼和六角亭被复原,曾经填埋的荷花池也重新挖掘出来,吴江名园的风貌重现眼前。

2014年,黎里镇成功申报“中国历史文化名镇”,2015年增补进江南古镇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名录。近两年来,黎里古镇引入了不少现代文化业态,锡器博物馆、徐悲鸿艺术馆、东圣堂江南民俗博物馆陆续落成,形成文化产业集群。古镇最东边竖起了“黎里文化创意园”的招牌,园中有座六悦博物馆,石雕馆、轿子馆、匾额馆、婚嫁礼盒馆等30多个特色鲜明的展馆,展示了美籍收藏家杜维明的4万多件藏品。古窗棂馆里,350扇精美的木制花窗挂在蓝色和紫色的展墙上,万字纹、冰裂纹、十字海棠纹等瑰丽纹样,凸显出古人的匠心。

李海珉在老街上走着,古董店的老板、树荫下纳凉的老人、街上闲逛的居民,都向他招手示意,叫一声“李老师”。和其它古镇相比,这里少了游人的熙熙攘攘,多了几分生活气息。“一半原住民都留在了古镇。只有当他们还住在原来的房子里,这个古镇才是活的。”凌刚强说,“我们整治了镇容镇貌,改善了基础设施,让古镇居民享受到发展的红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