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br> 小米找米,雷军向谁要一个未来?( 六 )

从原来的“扁平化”管理,到集体决策机制的成型,公司需要更加规整,自如挥使臂膀,以达到合力。

但在一些方面,小米的软肋依旧比较明显。

在芯片这个最“硬”、最难啃的战场,小米始终难以取得突破。小米做芯片已五年有余,小米5C滑铁卢依旧在目,自研芯片已鲜闻见于报端。

眼看最近OPPO扩张人马开始做芯片,陈明永亦在去年宣称要把研发资金从40亿提升到100亿,如此大手笔,相比于小米“慢熬”,多了不少魄力。

为了弥补在芯片领域经验的不足,小米买了一家即将上科创板的公司—芯片芯原微电子6.26%股份。芯原是一家芯片设计即服务公司,通俗的来讲,芯原是做芯片外包服务的,主要为众多的新兴公司设计、量产芯片提供偏后端的服务和供应链整合的服务。

小米此举,依然有点取巧的意味。在以芯片作为卖点的华为、和高举高打投入5G、芯片研发的OV夹攻之下,小米弥补自己技术短板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拥挤的IoT战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