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里的“AI”:拍人像、集眼袋、教人工智能认识桌椅(17)

他们仨一起凑了10万块钱 , 在县城租下了一间30平方米的单间 , 从郑州拉回了20台价值1000多块的二手电脑 , 拉回来才发现只摆得下12台 。 然后通过微信群和朋友圈招了十几个员工 。

乘着“人工智能”的东风 , 刘洋锋的单子越来越多 , 短短几月 , 刘洋锋把公司规模扩大了 , 租下了一整层的空间 , 差不多3000平方米 , 可以容纳数百名员工 , 每年租金将近5万 。 现在 , 除郏县外 , 他们还在郑州、许昌、平顶山等地开设了分公司 。

他不再“来者不拒” , 有公司联系他谈采集项目 , 内容是让采集员拍摄地上的废纸、果核、头发丝儿 , 包括猫屎 , 用来训练扫地机器人的视觉 。 刘洋锋拒绝了 , “不能天天让员工趴地上拍猫屎 , 太奇怪了” 。

流水线上的老师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