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里的“AI”:拍人像、集眼袋、教人工智能认识桌椅(21)

刚找到工作时 , 家人和朋友都会问他 , 这份工作是干什么的? 他的答案是: 标注是坐在电脑前拉框 , 采集是天天给别人拍照 。 其他的 , 张凯不会多说 , 家人也不会追问 。

张凯没想到自己会跟人工智能产生关联 。 他在长桥镇的一座小村庄长大 , 家家户户都种玉米、小麦和花生 , 那个年代 , 很少有人知道“电脑”是什么 。 等上了中学 , 同龄人都喜欢泡在网吧玩《梦幻西游》 , 他不喜欢那款游戏 , 因为游戏“靠运气、要砸钱” 。 他只好一个人在院子里摔“纸面包”、蹦弹珠 。

对村里的多数年轻人来说 , 辍学、打工是必然的命运 , 沿海工厂的流水线上 , 随处可见他们的身影 。

张凯念完初中后 , 跟妈妈一起去了东莞 , 后来又到了深圳、泉州 , 他干过最长的一份工作是对讲机组装 。 四年的时间里 , 张凯用手指把无数块铁制的电池片压进了对讲机盒子里 , 这些电池片和喇叭、天线、主机板一起 , 组成了成千上万个对讲机 , 销往世界各地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