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乡村里的“AI”:拍人像、集眼袋、教人工智能认识桌椅(22)

苏乐丹和张凯有过相似的经历 。 2005年 , 她跟表姐一起去了广东 , 在电子厂做过品鉴、在宝石厂穿过珠子 , 每天从早上七点半工作到晚上七点半 , 一个月休息两天 , 月薪800多块钱 。

对张凯、苏乐丹和千机数据的其他普通员工来说 , 他们现在采集、标注的数据 , 和穿过的珠子、压过的电池片没有什么不同 , 都是流水线上的一个部件 。

唯一的不同是 , 他们知道珠子怎么穿成手串和项链、电池片怎么和其他部件组成对讲机 , 但不知道数据要如何“喂”给机器、机器要如何学习 。

张凯到了千机数据之后才第一次听说“人工智能”这个词 , 即便已经升任主管 , 他对工作的认识也只停留在“为人工智能提供前期数据”的层面 。 有几次 , 北京的研究员来郏县调研 , 刘洋锋带着他们到公司视察 , 张凯只是在远处望了几眼 。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