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行市场整体放缓 “道阻且难”的盈利之困何时破局?( 五 )

在论及区域聚焦时,刘湘平以Uber为例指出,其通过出售俄罗斯和东南亚的相关网约车业务,而取得了积极的财务成果。

不过,采访人员注意到,在2019年年初滴滴宣布高调入冬的同时,亦强调国际化战略。对此,刘湘平对《每日经济新闻》采访人员表示,滴滴在中国市场份额已占到85%以上,基本形成垄断地位,在此背景下,它会寻找一些国际市场的扩张机会。同时,滴滴是一种选择性的扩张思路,基本上不会选择当地已有很强玩家的区域。“虽然滴滴一直在讲国际扩张,但实际的步伐还是比较审慎的。”刘湘平说。

随着自动驾驶汽车逐渐成为现实,亦将对出行市场造成冲击。曾伟民认为,自动驾驶汽车可大幅降低司机成本、提高车队利用效率,从而重构车队运营;其次,可通过彻底改造车厢内部设计颠覆乘客体验;再次,能够拓展云服务领域,实现精准营销;最后,自动驾驶可推动城市“智慧化”发展。换言之,通过上述四大主要路径,自动驾驶汽车将颠覆全球出行市场。

因此,虽然目前车企进入网约车赛道,无论在规模上,还是在盈利上,均难见起色。“但到了无人驾驶状态,车企的把控力是非常强的,因为车是他们的。”曾伟民对采访人员表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