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悦财经:雷军的聪明能否疏通小米之“堵”( 五 )

一部小米手机从生产者手里到消费者手里,中间仅有2%的利润,期间除了制造成本,还有销售成本、税费成本、管理成本等等。有人测算过,按照小米现有利润率,滞销一部小米手机,需要多销售200部手机,因为销售一台手机仅仅赚20多元钱。

这20多元还要由供应商、小米集团和经销商共享。

2018年,在《财经》新媒体采访人员随机采访的近10位经销商中,有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表示因亏损等原因已不再经营小米门店。

最新财报显示,小米手机的平均售价从去年的952元提高至998元,财报解释,这是由于产品组合的不断优化。但加价或许是对经销商和供应商“罢工”企图的反馈罢了。

由此可见,小米推行的所谓“高性价比”策略就是价格战。如此争抢市场份额的结果就是“按下葫芦起一串瓢”,小米已经在为价格战付出代价。而格力对小米智能硬件的评价直接就是:不用看,两者不在一个层面。

摊薄利润带来的问题在2018年的财报数据中已现出端倪。2018年末的存货量增速较前两年增速提高了一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