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伍德斯托克,当乐队的夏天没有手机时( 二 )

早在4月底,赞助商电通集团就发表声明,“尽管我们已经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并作出相应承诺,但现在我们不相信这场音乐节的制作水准能配得上伍德斯托克这一品牌。”创始人之一的Michael Lang委屈哭喊着“电通没有权利单方面取消音乐节”,然而无论是重寻金主还是更换场地,也一次次吃了闭门羹。见此乱象,原来订好当期的大牌Jay-Z、Miley Cyrus以及真正参与过50年前狂欢的SANTANA,都纷纷宣布退出。死撑面子到8月1日,主办方才总算宣布,“因诸多不可预测的技术原因”,50周年音乐节取消。幸好,即便已至原定演出时间半个月,票务并未开张。

其实,即便50周年音乐节不取消,若没能蹭到门票,我估计也不会去。一来,自1999年第三届官方伍德斯托克以来,一直有着“重办毫无意义”、“淹没于大小音乐节间”的反对声音,让五十大寿也实在不可能招揽太多大牌,也就是说,伍德斯托克作为音乐节本身,黄金时代早过去了;二来,每个人都活在自己少年的音乐记忆中,对于跟随了重金属、Grunge和英伦摇滚成长的我,真正让荷尔蒙爆棚的是“Woodstock1999”里那些朋克、新金和电音乐队,而那个神话般创世纪的伍德斯托克1969,也就是些歌词激越曲调寡淡的抗议民谣,属于爷爷奶奶们的黄金时代,而今天的Jay-Z,对我来说就是Diss和双押的新潮玩意儿,根本不属于“乐队的夏天”。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