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 绘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十 )

城市绿心未来将形成怎样的美景?魏国描绘了一幅蓝图——“一核、两环、三带、五片区”的丰富景致,将让这里成为城市副中心最具特色的一处“有生命的地标”。首次提出的生态保育核心区,是城市绿心生态效益最好、绿化量最足、离自然最近的区域,将成为刺猬、喜鹊、绿头鸭等野生小动物栖息的天堂。而绿心引入的海绵绿地建设模式,通过6大措施系统,将满足50年一遇的雨水不外排,100%回收利用,蓄水能量将达到105万立方米。将通过雨水花园、景观湖、运河故道、植草沟和道路联通管涵来完成雨水的传输和汇集。

更为重要的是,要让从中心城区疏解过来的市民,安心在副中心扎根,而不是往来奔波带来潮汐交通的压力。所以,副中心庞大的绿心之内,还将配建丰富的公共文化设施,成为市民活动中心。

其实对于众多生活在京城的市民而言,无论是东西城这样的城市核心区,还是东部的通州、西部的门头沟,以及南北线上的外环地带,都在努力通过“留白增绿”大大增强城市“绿肺”功能,给广大市民释放更多的绿色新空间。

“实际上,北京在建国初期时,还是缺林少绿的。”据高大伟介绍,当时林木覆盖率只有1.3%,现在森林覆盖率已经达到43.5%。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