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 绘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九 )

一道道绿色生态屏障 绘出首都高质量发展的最美底色

站在千年守望林的山坡上,南眺北运河。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采访人员徐 红摄

除了生态美景,这里还有乡愁。山坡上成片栽植的2600多棵绿化树种中,30余棵高大的国槐、榆树、香椿树、臭椿树十分醒目。千年守望林总设计师夏成钢告诉采访人员,“它们都来自为副中心建设而拆迁的周边村庄,每颗树背后都有一段百年故事,老树凝聚着村里人的乡愁,树的主人也经常会来这里坐一坐,看一看。这些沧桑老树见证了通州的过去,如今它们将站在这里继续守望,见证通州未来的发展,见证“千年之城”的诞生。

探访发现,整个副中心做足了“绿”的文章,正努力让副中心成为一座没有城市病的“未来之城”。《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一2035年)》明确提出,要在城市副中心建城市绿心,规划建设面积11.2平方公里。“建成后将比3个颐和园的面积还要大,是1.5倍左右的奥森公园。”北投集团绿心项目部负责人魏国说,“城市绿心”即城市的“绿色心脏”,今年“城市绿心”将增绿7000亩,初具雏形。到2020年底全部建成后,一座拥有“万亩城市森林、百万乔灌树木、百种乡土植物、四季景观大道”的城市森林将在此拔地而起。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