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芒里的深圳、上海和青岛( 十 )

春秋战国时的即墨;徐福东渡日本的琅琊港;汉武帝年少时做过胶东王;唐宋时期的北方沿海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和贸易口岸;元朝开凿了中国唯一的海运河;明清时期北方最重要的海防要塞……这些素材表明,青岛在历朝历代都很重要。

青岛有理由成为继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之后,在北方沿海开放区域中的一个引领城市。中央深改委,把关于它的规划与深圳一同推出,不是偶然的。

经济大省中,广东有两个一线城市,深圳和广州。浙江有杭州和宁波,江苏有南京和苏州这样的双子星座。山东多年来省域经济的排头兵是青岛、烟台和济南,但这三个城市,无论知名度还是影响力和广东、江浙的大城市相比都有所逊色。所以近两年,山东省内从上到下都不隐藏自己的焦虑,光明正大、诚实勇敢地面对现状,并积极地对标学习,提出解决方案。

其实青岛手上是有不少好牌的:

第一,它是山东最有活力最有魅力的城市,诞生了一批知名企业,曾经凭借“五朵金花”(海尔、海信、青啤、双星、澳柯玛)辐射胶州半岛。

第二,全中国最能体现出发达的、产学研一体化的、配套完善的蓝色经济(海洋经济)的区域,非青岛莫属。青岛因海而生、向海而兴,海洋是青岛最大的优势和最鲜明的特色,海洋经济比重超过四分之一(2018年为27.7%)。青岛拥有国内涉海大学和研究机构26家,部级以上涉海高端研发平台34家,拥有包括18位涉海院士在内的一大批科研人才。中国海洋大学是海洋领域唯一的985高校。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