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光芒里的深圳、上海和青岛(12)

笔者写过《“北上广深”之后,再论到底谁是第五城?》,无论从GDP、城市影响力、软实力等方面看,“北上广深+杭汉蓉宁苏津渝”,这11城都排在前列,而接下来的第12城就是青岛。

全国有五个计划单列市,深圳、青岛、宁波、厦门、大连。今年2月21日,青岛市委书记王清宪在青岛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上讲了一句话:青岛要学深圳、赶深圳。一个月后,王清宪率青岛市党政考察团到深圳考察,提出首先要“学深圳的企业家、赶深圳的企业家”。5月,青岛选派首批150名干部到深圳的大型企业、投资机构和中介组织体悟实训。青岛在高新企业数量上距深圳还有4倍差距,青岛的信息技术企业呈现“小而散”特点,质量上与深圳也有较大差距。

2018年,济南的经济增长速度已超过青岛,烟台、潍坊等城市的经济增速也越来越快,青岛面临着巨大的追赶压力。

中央领导人对青岛的要求是:搞活一座城,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以及对外开放新高地。

改革开放以来,青岛一直都有不少的机遇。如1978年成为全国15个经济中心城市,1984年成为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之一;1992年后,实施市区东部大开发战略,获批副省级城市;进入新世纪,中国加入WTO后,青岛的对外经贸迅速发展;2008年青岛举办奥帆赛;2012年后,先后获批建设青岛西海岸新区、国家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中国—上海合作组织地方经贸合作示范区,成功举办上合组织青岛峰会、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多国海军活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