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四 )

中国大唐袜业城(拍摄:加琳玮)

【特写】去中国袜子王国,做三毛钱的“大生意”

轻纺原料市场(拍摄:加琳玮)

袜子市场的迭代速度反映了大唐袜业40年间的发展速度。而当地人和袜子的缘分也并不复杂,属于误打误撞地开辟了一条发家致富的道路。

1973年草塔袜厂率先创立。那时一双尼龙袜可以卖1.8元,超过做农民一天的收入。于是越来越多的大唐人放下农具,争做创业者。那个年代政策不允私人办厂,但还是有人愿意富贵险中求。

做袜子的门槛并不高。人们先去外地低价回收废旧线袜机,再找当地工匠改装成尼龙袜机,一人一机便可开工。卖袜子的方式也简单粗暴,许多人会跑去杭金线和绍大线高速公路的路口,攀着车窗推销给过路乘客。

就这样,一双双袜子造就了当地大多数万元户。在2014年之前,大唐袜企的数量便已达到6000多家,从业人数超过十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