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税风暴”后的华谊兄弟:断尾求生 千亿市值成泡影( 八 )

当得知拍电视剧赚钱后,王忠军抱着尝试的态度,1998年与英达合作拍摄电视剧《心理医生》,凭借植入式广告盈利100%。此后,王忠军先后投资陈凯歌的《荆轲刺秦王》、姜文的《鬼子来了》和冯小刚的《没完没了》。尽管前两部电影让王忠军蒙受不少损失,但也让他看到电影的投资潜力。由此,王忠军签约冯小刚,公司事业从广告向电影转型。

在华谊兄弟投资电影最初几年,中国电影市场由国有电影厂垄断,从制作、发行到放映,均对民营资本和外资有严格限制。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华谊兄弟先后制作了《一声叹息》《天地英雄》和《大腕》等电影。

从2003年开始,中国广电行业出台一系列政策,从前严格控制的电影行业逐步开放。新规定的落地,激发了民资和外资的投资热情。中国电影业进入全面产业化时代,电影产量和票房收入长期保持两位数增长。

多元化的资本带来电影投资总量明显增加,特别是商业大片开始出现。2004年,《天下无贼》成为华谊兄弟试水商业大片之作,最后获得1.2亿元票房,而当年全国电影总票房不过15亿元。此后几年间,华谊兄弟推出《宝贝计划》《集结号》《功夫之王》等商业大片,获得不错的电影票房,奠定了作为民营电影公司龙头老大的地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