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年底出垃圾分类新指导手册 易错问题重点提示( 四 )

介绍收运流程

处理设施可预约参观

居民做好垃圾分类,并投放至相应垃圾桶,分类运输环节就成了关键。一旦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分类成效将大打折扣。北青报采访人员注意到,在新版《指导手册》中,对垃圾分类收运及处理的流程做了专门介绍,明确提出产生垃圾的单位和收运单位应按照北京市垃圾分类“四分类”标准,实施分类收集、分类运输,严禁“混装混运”。

以厨余垃圾的收运流程为例,新版《指导手册》首次细分为“桶车对接模式”和“直运模式”两种。“桶车对接模式”由小型垃圾运输车上门回收厨余桶里的垃圾,将其运往垃圾楼或暂存点,再由专用车辆运输送往生化处理设施进行处理。“直运模式”则是通过专用车辆,把厨余垃圾直接送往生化处理设施。

另外,家里装修产生的建筑垃圾、废旧家具该怎么处理?这也是很多市民关心的问题。对此,新版《指导手册》明确,需要设置指定场所用于专门投放。比如,针对装修垃圾,居民小区应设置装修垃圾投放暂存点或暂存设备,并委托有资质的建筑垃圾运输企业,将装修垃圾及时清运到指定的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设施。针对废旧家具、床垫等大件垃圾,街道、乡镇应设置大件垃圾投放暂存点及中转站。

推荐阅读